一、技術方案背景
現在是水稻的重要生長期,理應做好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。綠色農業要求綠色防控,且看種植業局給出的水稻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內容(含太陽能殺蟲燈)。
二、技術概述:
水稻在生產過程中田間干濕較替,田間易發生病蟲草害,防控時間緊,病蟲草害發生重,農戶隨意混配、隨意加大用藥量等問題,推廣水稻輕簡化栽培技術(機械播種、施肥)、無人機噴藥防控技術、背負式噴桿噴霧器應用,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(太陽能殺蟲燈應用、二化螟及稻縱卷葉螟性誘技術應用、田埂邊種植香根草及生物農藥應用技術)。
提質增效情況:降低勞動強度,節約種植成本,每畝節本增效70元,每季作物病蟲防治次數減少2—3次,減少農藥用量30%。
三、技術要點:
1、藥劑浸種和拌種。用咪鮮胺浸種,播種前采用噻蟲嗪、苯醚甲環唑等藥劑拌種,拌好種并堆悶30分鐘后再進行播種,預防水稻紋枯病、稻薊馬、稻飛虱等病蟲。
2、機械播種。在水稻種子露白時進行播種。
3、水稻田埂邊可以種植香根草,誘集二化螟,減少二化螟在田間產卵。
4、無人機防治技術。防治藥劑機型選用水劑、乳油、懸浮劑、微乳劑等,飛行速度不超過6m/s,飛行高度作物冠層上方1.8-2.2米,環境風大時,不易作業,防止飄移對周邊作物產生要害。
5、太陽能殺蟲燈的使用。每臺殺蟲燈輻射面積為45畝,最好是集中連片推廣應用,防止使用一臺,會造成害蟲誘集后,集中降落到某一塊田,危害程度加重。
6、性誘技術應用。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,每畝各使用一臺,兩誘捕器之間的距離為30米,誘性每月跟換一次。
7、生物農藥的使用。采用蘇云金桿菌(Bt.)、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、短穩桿菌、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、球孢白僵菌、井岡·蠟芽菌、枯草芽孢桿菌、多抗霉素、申嗪霉素、春雷霉素等防治二化螟、稻縱卷葉螟、稻瘟病、紋枯病、稻曲病等病蟲害。
8、化學農藥的使用。對蟲口密度大、病情發生中,生物農藥不能及時控制的病蟲害,應及時采用化學農藥進行補治?;瘜W農藥應選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、環境友好型農藥。
適宜區域:水稻種植區。
注意事項:1.無人機防治病蟲草害時,因飄移造成的藥害。藥劑選擇高效、低毒、環境友好型。2.生物農藥不宜在高溫下使用。
技術依托單位:宣州區種植業局
推薦兩款水稻田太陽能殺蟲燈,使用效果都不錯。
型號:太陽能殺蟲燈TDZ40 >>>點擊下圖查看詳細參數<<<
型號:太陽能殺蟲燈TFS10 >>>點擊圖片查看詳細參數<<<